历久弥新,常看常新

历久弥新,常看常新 17 March 2019

最近看到很多剧、文章包括听歌都发现其中有很多自己之前出现过的想法。这些剧情、歌词甚至可能是之前就听过的,他们常读常新了,我的三观、生活状态、情绪的改变,让我在一样的故事中体会到了不同的东西。

记得中学时候,我的语文老师老马说:“古人早就把情感都写完了,你总能找到和你能同感的诗句。”,这个说法可能局限于诗词与感情,扩展到哲理、三观、人生境界也是一样的。郭德纲也说过:“过去的老先生已经把搞笑的技巧都想尽了”,可能这个对比不是很贴切。这确实展开了我很多的想象,甚至感觉很多自己之前纠结很久才形成的想法,可以在大量作品中体现出来,是不是可以更加省事的得到,并加以验证。

视觉给人最多的信息,正因如此,视觉的体验被冲淡的也很多。反而听觉、嗅觉往往会让人更容易共鸣、联系上某些事、某些人。每当重听一首老歌,是否也会想起当年听这个歌曲时候的情景,和那些可爱的人呢?我曾经试图总结我的听歌喜好类型,最终我发现其实我喜欢的是那些偶然再一次听到的老歌,这些歌的旋律熟悉又新鲜(很久没听了),仔细体会竟会被其中之前没有注意到的歌词所打动。我高中语文就不好,很多阅读理解不到位,我觉得可能就是没有带着这种发现的眼睛去做吧。

很多人讨论鲁迅的文章是否表达了那么多含义,我中学时深以为然。但是在现在我没有了功利关系,也不着急对错的时候,结合其背景,反而更容易发现其中的含义,感觉那些隐喻竟是如此明显。后来看西游记中隐喻政治、包括各种诗词的理解也更加的深刻了,并形成了一些固定的喜好,比如在送别领域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思念的“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等,并形成了一套理由去解释这些境界与程度。也就慢慢理解了一些高中语文老师的话了。

所谓常读常新,实际上不是这些故事变了,也不用纠结这些故事的作者是否能够想到这个深度,总之,这些文字提升了自己。至少,它让我以为在这条道路上我不孤单。其实怎么理解都对吧,毕竟人是一种愿意相信自己相信的事情的动物。正因如此,才会一千个人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想,我日思夜想的观点,为什么会出现在各种近期接触的作品中呢?这是幸存者优势吗?或者这是小意识到大意识的一种映射呢,是唯心主义的一个印证呢?我不得而知。

最后,分别记录一些常看常新的case,之后也会补充。

- 岁月神偷

岁月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好的坏的都是风景。

参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吧,精彩的人生充满经历。

- Let it be.

Mother Mary comes to me. Speaking words of wisdom, let it be.

听到这个歌的翻译版本。画面感非常强,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难过时候不要陷入细节,“就劝了我这三字儿,‘不叫事儿~’”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人生没有目的,只有过程,所谓的终极目的是虚无的。

参考《2018总结》的龙泉寺部分吧。可能之后也会写一些关于佛教的文章。感觉这句话是比整个佛教教义要高一些的,在宗教讨论问题之上。我想用这个问题问法师,法师也算是用另一种方式告诉了我跟尼采一样的答案吧。哲学家可以说它是虚无的,但是我们却需要找到它才能前进,可能这就是人生吧。

Loading Disqus comments...
Table of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