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和沉淀

经历和沉淀 30 March 2019

这个题目应该是18年4月份去河南的时候想到的吧,《自由与绑架》也是。当时没有写,现在已经想象不到当时想要写什么东西了,而思考往往就只能在脑子中保持一瞬间,之后及时看着大纲,也很难与之前的感受一致,就更别说只有一个题目了。那往往日记就变成了命题作为,变成了针对后来的情景的重新创作了,也就渐渐失去了日记的意义。

经历,需要沉淀

我能够回忆起来的就是这些,可能当时就是想检讨一下自己需要有时间沉淀自己的经历,并形成文字。我以前写过人身的意义在于经历吧(参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篇),但是我们却往往没有达到每次经历的最佳体验,繁忙的生活让我们不能及时的对生活中千变万化的事物做出足够的思考,过去的总会过去,而这些思考才是最终会在我们脑子里面留下的。印第安人说:别走得太快,等一等灵魂。第一次看到这句话应该是在某杂志的一个漫画中吧,多年之后也算是稍有理解。

放下,才能前行

在初中曾经写过一些日记,当时比较闲,基本上是每日一记的流水账,后来就废弃了。从大二开始,一些想法开始出现,自己整日陷入思考之中,陷入与他人的讨论之中。终于,当我把这些东西记录下来之后,就能将这些东西放下了,基本上可以算是月记了,但是内容已经跟初中的日记大不相同,很少记录事件,多是从事件引出的思维跳动。每月一次,整理、清空自己的脑子,人也轻松不少,才更容易接受这平淡、无奈但却耐人寻味的现实生活。说是日记,实际上是一种放松方式,可以让我这个思维惯性太高的人,尽快打包之前的情绪,进入下一段生活。

大三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情绪容量很小,我不知道其他人是不是也是一样。因为习惯了什么心理活动都想记录下来,心里装了一些事情要写下来否则很难在脑子中保留了很多思考就不能进行其他思考了。其实人脑的思维基本上来说是单核线性运算,而且其寄存器非常有限,根据我在高中与小布同学(珠心算技能)的讨论,我发现正常人没有经过训练,寄存器可能只有一到三位,这让我们甚至无法在脑中列出两个3位数乘法竖式,而相比计算机这个寄存器能够记录抽象对象,从而表现出一定的算力,甚至说智慧。回到记日记,如果我不把这些心理活动记录下来,他们就会像心算乘法一样消失,而我在做的就是将他们列成竖式,用纸笔去作为我的无限存储。

我觉得这应该是我记日记的第一目的了,在”无删除“的互联网的影响下,和大数据的思想可能让我执着于使用原始的方案,也要低效的记录脑中思维跳动;相比于将生活的思考记录下来以供之后参阅,可能保留数据的执念是更大的推动力。换句话说,为什么要记录呢,我是怕我忘记这些思维过程和形成的观点,忘记了会怎么样呢,其实我并不知道。

至于在这些过程中,我究竟想过了什么?那么就可能在这每一篇的字里行间吧,甚至包括这一篇。(哈哈,描述的内容自己解释了自己,编译课程上首次听到”自举“一词,使用起来乐此不疲。他可能是一种上帝能力,现实生活中不存在,但在思维和意识的虚拟环境中,他却能展现其完备性的美妙。)

相关的一次分享

使用记日记的方法防止自己陷入无尽的思维循环之中。这个方法我曾经介绍给我即将高考的表弟,就像我大二时候一样,心理学、民哲的闪念,让他痛苦纠结。

我庆幸我的西哲老师让我在大二时期,这个能够暂时脱离功利与追逐的人生阶段涌现这些想法,庆幸能得到先哲无私的指导,知识从书本中传播,让我能够从思维的泥潭中脱身,平稳的度过民哲启蒙;庆幸自己有那么多的朋友能够在这个时候倾听我的矫情与纠结,和我一起思考;庆幸自己探索出适合自己的记录方式。

不过我表弟可能就没有这么幸运,他需要权衡与高考的利害关系,放弃思考,一心高考;这可能看起来不算什么,但是因为我也经历过那种思维泥潭,我可以理解那种想法。可是最后,他并没有采取我的方案去寻找前人的捷径,也没有使用日记的方式让自己暂时逃离泥潭。想来,他可能把这一切当成了自己的挡箭牌吧,能让自己安稳的舒适的活着,逃离一些不愿面对的;看似泥潭实际上在一个短暂的时间片内,是庇护我们的温泉。

我不是说因为这种方式而指责他,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趋性,只是人们一同懒惰时,这种趋性被各种自己都不相信的理由掩盖起来了,本来是为了给别人解释”这不是因为我懒“的,结果后来自己都信了。这就是人吧,丑陋吗?不,那才是人的可爱。

Loading Disqus comments...
Table of Contents